点击查看原文链接
编者按:学校校长杨文轩教授提出“一学院一特色,一专业一品牌”发展理念后,各二级学院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实践教学学分比重,强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校政、校企、校行多方协同育人,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及模式多元、形式多样、地点多个、评价多维的实习实践教学活动,突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实践丰富,成效明显。
旅游学院立足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家倡导的“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围绕“全域旅游”管理能力,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基本理论,旅游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具备熟练的外语和操作计算机软件操作能力及较高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业务素养,熟悉世界主要国家的文化风情和民间习俗,适应广东和国内外旅游市场与旅游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高级专门管理人才。
学院学生张友瀚大三创立“义工旅行”组织,获百万风投
文化引领:以“特色文化”打造特色专业
在办学历程中旅游学院意识到,各类各层次教育对“人”的“育化”的传统观念亟待突破:既育化出劳动者,又育化出消费者。大学教育除了要培养社会需要的“生产性人才”之外,还要培育经济市场需要的“消费性人才”,即培育懂得、能够消费某种、类创新产品的必须的消费群体去影响市场,才能真正推动经济效率发展。
学院举办旅游文化月活动
能力本位:以“特色课程”奠基“特色人才”
将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方向)选修课”分解为“建议性选修课”(强化专业知识技能)、“拓展性选修课”(培养文化审美情趣)、“特色性选修课”(构建第二外语特长)三个板块,引导每位学生各取所需,通过“一人一技能”活动形成自我优势。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从事旅游业和管理工作相关技能的能力,并能获取国家和国际承认的各种专业技能证书,如人力资源管理师证,国际电子商务师证,中、英文导游证,法语、德语等小语种的导游证,国际酒店高级英语证,国家高级营养师证等,使学生具备从基层做起所必需的理念和技能。同时,利用周末、寒暑假等课余时间,由学院教师组织带领学生外出实践,体验旅游设计线路、旅游设施,做到既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
学院开设《吧台与酒水管理》特色课程
模式创新:强化与业界合作培养“应用人才”
开启的“企业诊断”工作有了新进展,为南雄云峰山景区蓝莓园产品进行营销创意策划,得到企业认可;“礼仪工作室”、“素拓工作室” 活动得到深化,逐渐形成影响力并不断扩大;校内实践基地“咖啡吧”运营正常,业务小有拓展;校外实习实践活动向纵深推进,学生自主参与能力不断加强。
学院学生担任亚洲金融品牌创新论坛礼仪
创新驱动:通过“特色课堂”探索教改之路
围绕“旅游专业核心”课程开启特色课堂、校内外实践基地——深化、强化建设,兴趣培养与品牌打造。通过启动企业家进校门、进课堂工作,结合《中外饮食文化(2014级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内容需要,邀请豪醉尊礼文化活动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红酒品鉴师冯昀到的课堂上为学生讲授葡萄酒品质辨识知识与品鉴分享,整个课堂妙趣横生,学生们获益匪浅。学院就此拟开启“国家级品酒师”和“国际级侍酒师”考证工作的大门。
学院邀请校外专家进校讲课,建设应用型特色课堂:“旅游讲坛”
多年的社会实践和毕业生就业的情况表明,旅游学院学生的学习成绩优良,历次的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通过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和各类专业技能证书考试通过率都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茅;每届毕业生都有十多名学生在全国、省、市的各类比赛中获得大奖,十多名学生在香港理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大学就读研究生。绝大多数学生都有从基层做起的,向中高层发展的志向;历年就业率都在99%以上;2011、2012届毕业生已有53%左右走上了各级管理岗位。